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
地球的历史可以通过地质年代来划分,地质年代是以地球的物质作为标准来划分的。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可分为:代、世、纪、世纪、年代和年。下面来一一介绍每个单位。
代是地质年代单位之最,是依据地球上的物种演化以及地球自身及其固有特征及变化规律来界定的时间段,代的时间跨度最长,通常为千万级别的。代的划分是以大规模生物群落的变化为标志,是地质年代划分的最高层次。例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时代就是以生物的数量、多样性、种类、进化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世世是代之下的比较大的时间单位,一般代表着地球上自然界或人类文明上的重大变革,如陆地的变迁、气候的变化、生物的进化等。世的时间跨度一般为千万到亿级别的。在中生代,从上往下数第一个世是“三叠世”,代表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陆地变迁和生物进化。
纪纪是世之下的时间单位,以某种特殊的地质事件的发生和相应的岩层发育为依据。纪的时间跨度一般为千万到亿级别的,通常分为三类:古生代纪、中生代纪和新生代纪,在纪的下面是期,如上新世、下新世、第三纪第二期等。
世纪世纪是以一个纪所包含的时间为单位,一般用于研究区域地层的划分,时间跨度约为百万年级别。例如,在第四纪中,全球被划分为了三个冰期和两个间冰期,每个冰期差不多持续了世纪时间。
年代年代是以一些显著的地质事件和生物化学事件(如较大规模地层变动、岩石化学成分变化、生命化学组成变化等)作为时间的标志,时间跨度一般为数十万年级别,例如,第四纪后期的三个冰期,就是以地球上不同地方发生的冰川活动、磁性变化等去划分年代。
年年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用于研究事件的时序和评定事件的持续时间,例如,南京人遗址、北京猿人遗址的年代是通过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可以知道发掘遗址的具体年代。
总结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也是认识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多种判定方法,对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理解自然规律和地质灾害预防、防治等相关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